×

Loading...

@DC

竟然有这种事,还要排队领食物?有没有可能立法要求房东提供?乘着现在自由党在台上,NDP干票大的

https://globalnews.ca/news/10089503/food-bank-use-toronto-annual-report-2023/ https://toronto.citynews.ca/2023/11/14/food-bank-use-increase-toronto-daily-bread-report/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多伦多的粮食不安全问题已经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危机水平"。今年有10%的人依赖食品银行,比去年翻了一倍。

图源:CityNews

每日面包食品银行(Daily Bread)和北约克丰收食品银行(North York Harvest)周二发布的"谁在挨饿"(Who's Hungry)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之间食品银行访问量出现最高的年度增长,比前一年增加了51%,达到250万次。其中,有12万名新人是首次使用,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依靠这一非营利组织来维持生计。

"食品银行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报告中写道。"食物是一项人权,但加拿大政府却不能确保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每日面包食品银行的首席执行官赫林顿(Neil Hetherington)透露,“多伦多食品银行的客户每月在支付他们的房租和水电费后,总收入仅剩下6.67元,这刚好够乘坐TTC往返食品银行一次。”

报告发现,69%的人依靠公共交通前往食品银行,但只有39%符合条件的人获得车费减免。

多伦多食品银行大排场龙 图源:X

多伦多食品银行大排长龙:有人早上4点半开始排队

据Toronto Star报道,一位志愿者提供的图片显示,位于College St.的Fort York食品银行日日大排长队,等待领取救济的人群占领整整一条街。

这是10月的一个周五早上排队的景象↓

多伦多食品银行大排场龙 图源:X

据这名志愿者称,队伍中大约有60多人。据第一个进门的人透露,他从早上4:30就开始排队,等待9点开门。

他还注意到,如今排队领取救济的人与以前不同了,领取社会福利金的人少了,更多的是打工人或者新移民。过去,大多数客户都是老年人,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在这里,还有很多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其中以18至45岁的年轻人增幅最大。

多伦多食品银行大排场龙 图源:X

半数客户有学历、有工作 

四分之一是儿童 留学生人数激增

数据显示,食品银行的访问次数在Etobicoke地区的增长最为显著,增长了66%。在多伦多市中心,访问量增加了50%,北约克增加了54%。士嘉堡增加了36%。

报告中几乎没有好消息。自"谁在挨饿"年度报告发布以来,首次出现"每一项衡量粮食不安全的指标都恶化"的情况。

报告的一个关键点是使用食品银行的人口统计数据发生了变化:一半的客户家里有人工作;59%的客户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其中四分之一是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维持生计而不得不这么做"。

据Financial Post报道,加拿大食品银行24%的用户具有临时身份,如学生、工作或访客签证,这比去年报告的10%翻了一番。

图源:National Post

安省伦敦的一个食品银行最近告诉媒体,在开学后,他们的客户数量“迅速增加”,许多新用户是附近Fanshawe College学院的学生。

该食品银行的联席执行董事Glen Pearson表示:“据我们的员工说,他们(学生)人数太多,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这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关于我们是否会有足够的供应。”

Fanshawe College学院随后向全体学生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解释食品银行是为有需要的人准备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免费食物仓库。

在大多伦多地区Brampton的一家食品银行最近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措施,张贴了一张"禁止留学生申请救济"的告示。



“这是不可接受的,”赫林顿说。“这些人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事情。正如古老的格言所说,如果你上学,如果你找到工作,如果你努力工作,你就稳了。事实证明,这个格言不再成立。”

"这是一座陷入危机的城市"

帕特森 (Sue Ellen Patterson) 是每日面包食品银行的志愿者,现在她依靠食品银行自己来养活家人。“我不知道一箱食物会对我的家人的身心健康以及我们的自主权和尊严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偶尔还是会挨饿,但远没有以前那么频繁了。”

多年来,帕特森除了支付房租和食物之外,无力承担任何额外的费用,包括生病吃药。他们每月会去食品银行2到4次。

图源:Global News

"我们(领取食品救济的人)都在努力生存,我们不需要一切都是最好的,但我们需要基本的东西。我们现在不是在谈论陌生人,而是在谈论你的邻居、同事、家人和同学,”帕特森说。

帕特森指出:"食品银行从来不应该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可持续方案。食品银行就像创可贴,只能作为治愈伤口的临时支持,而伤口现在正在溃烂......"

报告指出,房租成本、工资与生活成本不匹配以及高昂的交通费用是迫使人们向食品银行求助的一些压力因素。

《谁在挨饿》报告呼吁各级政府采取行动,加大力度落实减少贫困战略。

“我们现在需要采取行动,需要改变。这是一座陷入危机的城市,”北约克丰收食品银行的执行董事诺布尔(Ryan Noble)表示。“当每10个居民就有1人需要求助于食品银行时,我们的社区真的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茶话 / 社会政治 / 加拿大变糟肉眼可见?时代在进步,社会上总有因为各种原因被淘汰的人在不停抱怨,你们周围有吗? +1
    • 确实是肉眼开见!抢车偷车抢金铺20年前很少发生,现在天天都有。20多年前,一人在汽车厂打工,可以养活一家人外加一条狗两台车,现在两人工作买个房都困难。以前食物银行很友好,现在要排长队或者根本不能自己去拿,需要登记审核。 +14
      • 竟然有这种事,还要排队领食物?有没有可能立法要求房东提供?乘着现在自由党在台上,NDP干票大的 +3

        https://globalnews.ca/news/10089503/food-bank-use-toronto-annual-report-2023/ https://toronto.citynews.ca/2023/11/14/food-bank-use-increase-toronto-daily-bread-report/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多伦多的粮食不安全问题已经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危机水平"。今年有10%的人依赖食品银行,比去年翻了一倍。

        图源:CityNews

        每日面包食品银行(Daily Bread)和北约克丰收食品银行(North York Harvest)周二发布的"谁在挨饿"(Who's Hungry)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之间食品银行访问量出现最高的年度增长,比前一年增加了51%,达到250万次。其中,有12万名新人是首次使用,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依靠这一非营利组织来维持生计。

        "食品银行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报告中写道。"食物是一项人权,但加拿大政府却不能确保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每日面包食品银行的首席执行官赫林顿(Neil Hetherington)透露,“多伦多食品银行的客户每月在支付他们的房租和水电费后,总收入仅剩下6.67元,这刚好够乘坐TTC往返食品银行一次。”

        报告发现,69%的人依靠公共交通前往食品银行,但只有39%符合条件的人获得车费减免。

        多伦多食品银行大排场龙 图源:X

        多伦多食品银行大排长龙:有人早上4点半开始排队

        据Toronto Star报道,一位志愿者提供的图片显示,位于College St.的Fort York食品银行日日大排长队,等待领取救济的人群占领整整一条街。

        这是10月的一个周五早上排队的景象↓

        多伦多食品银行大排场龙 图源:X

        据这名志愿者称,队伍中大约有60多人。据第一个进门的人透露,他从早上4:30就开始排队,等待9点开门。

        他还注意到,如今排队领取救济的人与以前不同了,领取社会福利金的人少了,更多的是打工人或者新移民。过去,大多数客户都是老年人,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在这里,还有很多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其中以18至45岁的年轻人增幅最大。

        多伦多食品银行大排场龙 图源:X

        半数客户有学历、有工作 

        四分之一是儿童 留学生人数激增

        数据显示,食品银行的访问次数在Etobicoke地区的增长最为显著,增长了66%。在多伦多市中心,访问量增加了50%,北约克增加了54%。士嘉堡增加了36%。

        报告中几乎没有好消息。自"谁在挨饿"年度报告发布以来,首次出现"每一项衡量粮食不安全的指标都恶化"的情况。

        报告的一个关键点是使用食品银行的人口统计数据发生了变化:一半的客户家里有人工作;59%的客户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其中四分之一是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维持生计而不得不这么做"。

        据Financial Post报道,加拿大食品银行24%的用户具有临时身份,如学生、工作或访客签证,这比去年报告的10%翻了一番。

        图源:National Post

        安省伦敦的一个食品银行最近告诉媒体,在开学后,他们的客户数量“迅速增加”,许多新用户是附近Fanshawe College学院的学生。

        该食品银行的联席执行董事Glen Pearson表示:“据我们的员工说,他们(学生)人数太多,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这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关于我们是否会有足够的供应。”

        Fanshawe College学院随后向全体学生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解释食品银行是为有需要的人准备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免费食物仓库。

        在大多伦多地区Brampton的一家食品银行最近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措施,张贴了一张"禁止留学生申请救济"的告示。



        “这是不可接受的,”赫林顿说。“这些人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事情。正如古老的格言所说,如果你上学,如果你找到工作,如果你努力工作,你就稳了。事实证明,这个格言不再成立。”

        "这是一座陷入危机的城市"

        帕特森 (Sue Ellen Patterson) 是每日面包食品银行的志愿者,现在她依靠食品银行自己来养活家人。“我不知道一箱食物会对我的家人的身心健康以及我们的自主权和尊严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偶尔还是会挨饿,但远没有以前那么频繁了。”

        多年来,帕特森除了支付房租和食物之外,无力承担任何额外的费用,包括生病吃药。他们每月会去食品银行2到4次。

        图源:Global News

        "我们(领取食品救济的人)都在努力生存,我们不需要一切都是最好的,但我们需要基本的东西。我们现在不是在谈论陌生人,而是在谈论你的邻居、同事、家人和同学,”帕特森说。

        帕特森指出:"食品银行从来不应该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可持续方案。食品银行就像创可贴,只能作为治愈伤口的临时支持,而伤口现在正在溃烂......"

        报告指出,房租成本、工资与生活成本不匹配以及高昂的交通费用是迫使人们向食品银行求助的一些压力因素。

        《谁在挨饿》报告呼吁各级政府采取行动,加大力度落实减少贫困战略。

        “我们现在需要采取行动,需要改变。这是一座陷入危机的城市,”北约克丰收食品银行的执行董事诺布尔(Ryan Noble)表示。“当每10个居民就有1人需要求助于食品银行时,我们的社区真的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 就因为自己可能升了个职,加了点薪,换了个房,整个加拿大的走势肉眼可见地都被他扭转了... +8
    • 现在难民和在FOOD BANK领救济食品的人是肉眼可见的增多。 +6
      • CTV 说有20%的加拿大人SKIP MEAL,因为负担不起食物。我见过一个中年妇女因为没钱打车回家,在医院的WAITING ROOM 等第二天的公交车。 +4
        • 不会把减肥的也统计进去了吧。
          • 原因是负担不起食物。
      • 你有看见过40年前在教会门口排队领旧衣服的吗?都差不多的
        • 来加拿大不到40年,没有经历加拿大的上升期,只看见加拿大往下走。 +4
          • 后悔不?
    • 小小的揉脸就这么多人天天骂土豆 +6
      • 我有一个清单,也就那么几个,最近有又入了一个。都有共性:工资没涨,孩子没出息,反疫苗,在国内被铁拳过,英文基础较差,开不起电车,扣扣索索最多给个10%消费的,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40W的
        • 这个爱好挺好的,把不如自己的人都搜集起来,列个清单,把他们的短处都汇总起来,每天看一看,清神醒脑, 零成本分泌多巴胺 +8
      • 骂土豆的人,都是loser, 那这loser可有点多啊 +1
    • 只有因为各种原因被淘汰的人,在不停抱怨吗?没被淘汰的,都很满意着吗?
      • 搞反了,因为从不抱怨,才不会被淘汰。多从正能量方向看,结果就会不同
    • 你反问的逻辑是不就是,说加拿大在变遭的人,都是不停地在抱怨的被社会淘汰的人?你得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才能这么居高临下得出这样的结论? +9
      •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至于这个话是谁说的并不重要。如果你一定想知道,可以多看看书多谦卑一些,就会知道这个话是一位先贤说的
        • 如果不是你说的,那不得不说,这个结论相当脑残,对引用者的建议,多客观思考,少居高临下。我反过来是不是可以问,时代在进步 ?社会上总有些人只是因为自己工资涨了,取得一点小成功,不停的嘚瑟而嘲笑那些生活越来越艰难的中下层被淘汰就是因为爱抱怨? +6
          ?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按图索骥的引用先贤的话,不恰恰证明你读书少吗?
          • 你愿意用你的一点小成功去帮助需要被帮助的吗?
            • 我难道不是正在帮助你吗?如何正确的引用先贤的话......你把你这个先贤的话,贴出来,让大家讨论讨论,看先贤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5
              • 看了你有帮助别人的嗜好,是好事啊
    • 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按图索骥的引用先贤的话,不恰恰证明你读书少吗? 还先贤......
      • 看楼主说话,不由自主想起CCTV,好一派正能量啊
        • 一起天天向上吧
          • 一起天天向上,这个slogan不错, 但加拿大是不是在变遭不是你个人涨了10块钱时薪,换了个大房子,或者你个人的积极向上的可以左右的...
    • 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肉眼可见的发现周围越来越多的印巴人和中东人。白人在变少,中国人也在变少,其他方面到还没什么明显感觉。 +2
      • 周围的确越来越多的印巴人和中东人。最近去过Mississauga 西南部的几个plaza,商店诊所超市,几乎都是中东人。Mississauga 北边则被印巴人占据。不过他们看上去都挺友善的。
    • 楼主应该去Queens Park,那里总有举牌抱怨的,你负责轰走他们。 +2
    • 能对社会不公而发声的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只有北韩和墙国人们才是生活在幸福的生活中。不允许有丝毫想法。你来错国家了。 +7
      • 还真能给怨妇们贴金
        • 小农思维。 +3
    • 对于社会变糟,楼主吧言论自由和个人抱怨混杂一起。就像把做爱当成强奸一样。这样思想继承粉红把党比作妈妈。生活一切都是党给的,跟自己父母无关一样。异曲同工反党就是反中国。 +3
      • 就像把做爱当成强奸一样?你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吗?这个比喻不妥当啊,除非你真的知道两种感觉有那么一细细的不同。是不是?
        • 我是说你把夫妻做爱和被别人强奸混为一体。 +2